您好,欢迎访问bat365中文版官方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与科研 >> 学术交流 >> 正文
王文斌教授:论英汉语的内在性差异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4-25      

419日下午三点,北京外国语大学博士生导师王文斌教授应邀来公司,在逸夫人文楼A2014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论英汉语的内在性差异》的讲座。讲座由bat365中文版副经理郭熙煌教授主持。

讲座开始时,王文斌教授引入目前外语科研难做的现象,究其缘由,是因为外语非母语;但研究外语的终极目标是用来审视我们的母语。王教授尤其指出,现代汉语严重欧化,导致了我们母语的退化,而通过英汉语言对比可以加深对目标语和母语的了解,还利于语言的教养和教学,不失为国内学者研究的优势。他表示汉有英无,英有汉无才是英汉对比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

 

C237DC3044AD22F490E21E6EA1EE838A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汉语一直面临着三大问题:没有一本词典标注汉语的词类,那汉语到底有没有词类?如何判断汉语的单、复句,到底是从结构上还是语义上来判断?什么样的词可以作主语、宾语?汉语十分灵活,所以王教授考虑到汉语的实际应用,认为没有必要区分汉语的词性。反观英语,其属于印欧语系,有着非常完整的语法体系,这在古印度语中能够找到依据,而国内外对古印度语言学的研究几乎不多见,王文斌教授通过自身的研究经历鼓励大家可以尝试着去着手研究。在英语中,名词来源于动词,逐渐失去动词的属性,所以动词才是词的根,动词是时态的宿主,时间借事物的行为动作来表现,所以动词体现了时间的存在与变化,而名词是空间性的。所以英汉差异的内涵就在于:英语具有时间性,表现为勾连性、延续性、不可逆性;汉语则为空间性,表现为块状性、离散性、可逆性。对于印欧语而言,时态是强制性的,但在汉语中量词才是强制性的,而时态可有可无,便成为国人学习的难点。中国人历来重视物,名与实之争从未停止,王教授结合现实事例说明汉语没有时态,当然就不需要动词了,事物都是三维的,具有空间性,这就决定了汉语的空间性,而时间是连续的、一维的,所以英语是时间性的。两种语言的性质不同根本在于两个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思维灵活,西方人思维呈线性。这些问题多多少少都涉及哲学的领域,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也在王教授的解释下变得通俗易懂,他强调问题只要看得通透,就不难了。所以呼吁大家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我们的汉语,那么最后也许就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王教授带来的这场知识盛宴,让在座的师生感受到语言的趣味、魅力、特性,尤其是其学者风范和幽默的言语;即便讲座接近尾声,大家仍然意犹未尽,而现场不绝于耳的热烈掌声便是对王文斌教授渊博学识的尊敬与佩服。

 

~LWU6)7WMC2KVP89H}5V`FY          

 

专家简介:

王文斌,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董事长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会议评审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认知语言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曾任宁波大学副董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认知语言学、英汉语言对比与教学、词汇语义学。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及省哲社规划项目等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15 篇(包括与他人合作),出版《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英语词法概论》、《什么是形态学》等专著5 部,出版《认识媒介文化》、《话语与译者》、《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等学术译著5 部。